枣树花期长、花量大,但落花、落果严重,自然坐枣率低。为了提高坐枣率,千百年来人们都采用开甲这一技术使枣树多坐枣。但连年给枣树开甲,又对枣树的树势造成了很大影响,树势衰弱的早,形成不少小老树。有的开甲树因甲口难愈合,甚至出现死树现象。记者近日在赞皇县阳泽乡营儿村的张成文枣园采访时,了解到他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处理枣树,不开甲照样坐枣率高。
通过赞皇县林业局技术站技术人员对开甲枣树和使用“促2号”枣树对比观察发现,开甲的枣树开甲后5天,叶片开始呈淡黄绿色,一直持续24天,待甲口愈合好后才转为浓绿色,而环割两次加涂抹“促2号”两次的枣树叶片始终是浓绿色的。 从9月8日县技术站的调查结果看,通过两种处理,果吊比两者相差无几,但缩果病病果率开甲的树高达83.6%,而用促的病果率仅6.3%,而且使用促比开甲的果实成熟期推迟13天,这样错过了缩果病发病高峰,有效的预防了缩果病的发生。 枣农张成文去年算了一笔账,他的同一块枣园,在其他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促2号”的亩产鲜红枣865公斤,而开甲的枣树亩产鲜红枣738公斤,比开甲的枣树增产17.2%,亩增收1270余元。 据了解,赞皇县现有大枣面积50万亩,目前正在全县枣区推广这一新技术。省林业局技术推广总站朱泽琳站长看了试验现场后评价说,我省是枣树栽植大省,此技术的应用是枣树管理上一次创新,有必要在全省枣产区推广。 三峡农业科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