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作用方法
1、将一大袋二氧化碳发生剂沿虚线处剪开,然后将一小袋促进剂倒入并将二者搅拌均匀,将混合好的二氧化碳气肥大袋放入带气孔的专用吊袋中,不要堵死出气孔。
2、将上述吊袋挂在温室大棚中的骨架上,距地面2米高的作物上方均匀吊挂,以保证每袋二氧化碳气肥可覆盖33平方米左右的面积。
使用数量和作用期
1、使用数量:每袋二氧化碳气肥可覆盖33平方米的面积,即每亩可均匀吊挂20袋。
2、使用期:每袋二氧化碳气肥可使用35天左右,在此期限内较均匀地释放出二氧化碳。
使用注意事项
1、每一专用吊袋中,只许混入发生剂(大袋)和促进剂(小袋)各一包。
2、对于叶菜类品种,一般在定苗、定植缓苗后即可吊挂使用,壮苗效果显著,茄、果、瓜类品种开花坐果率,促进果实早熟,增加产量,效果更佳。
3、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二氧化碳释放量随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光照强,温度高时,释放量多,反之释放量少。夜间棚内温度低,基本不释放二氧化碳。
4、使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期间,需要通风时,最好开上通风口通风,不能开下风口或同时开上、下风口放风,防止二氧化碳外溢,影响使用效果,因为二氧化碳气比重大,往下飘落。
5、将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挂在植株顶端的上方,距离地面2米左右的棚梁上,如棚栽水果、葡萄类品种,可吊挂在果树、藤架上端的间隙中,枝叶不要与吊袋接触。
6、塑料大棚内的湿度较大,受湿度影响,吊袋内会有较多水汽,有些积水或潮湿状态,属正常情况,不影响使用。
7、使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期间,切勿使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遇阴雨、雪天气,禁止使用化肥、浇水。
8、大棚内如使用蜜蜂等昆虫授粉时,不要将蜂箱放置在吊袋正下方。 储存注意事项 1、避免阳光直射,在干燥、不易被儿童触及的地方储存。 2、如果发生颜色变化,不影响使用效果。 3、储存期1年。 使用效果 二氧化碳气肥广泛应用于保护地种植的各种蔬菜、水果、花卉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通过叶面吸收二氧化碳,增加养分,在开花坐果期施用二氧化碳可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增加产量,经济效益明显。使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有如下效果:提高坐果率、促早熟、增加产量20%―40%、提高抗逆性、提高品质、绿色无污染。
在蔬菜的设施栽培中,特别是在冬春季节,由于外界气温低。为了保温,棚室内外的空气不能经常流通,致使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严重不足;限制了产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生物系研制了一种新型二氧化碳气肥,现已通过技术鉴定,正在推广应用。这种气肥为白色粉末,性状稳定,不分解、不失效,无毒无味,不燃不爆,不产生有害气体,也无任何腐蚀性,每亩使用费几十元,可增产30%左右。并能提前上市。 (一)使用量 一般亩用量为 100千克左右,分20天施用,每次分 20个点,每个点用0.2―0.3千克,再加等量碳铵,然后加水,加水量约为气肥和碳铵的总重量,加水后几分钟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产气率(按气肥本身重量计) 1小时≥13%;,24小时≥21%,之后还可在几十天内缓慢产生同量气体。由于能持续产气,可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前期适当多用,后期用量酌减;另外,尚可视作物叶面积系数大小、气温高低和光照强弱,适当增加或减少用量。当然,若总用量增加,增产增效幅度更大。 (二)使用时间 早晨日出或揭苫后0.5~1小时施用,阴雨天或棚温过低时不用。使用气肥可适当延迟揭膜通风,其间隔应大于1小时,以利作物充分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 (三)使用方法 使用时用容器或塑料袋盛放,吊挂在植株上部,下午或傍晚取下,倒在棚内适当地点 (仍应均匀分布),并及时与土壤拌和,防止肥液渗漏,同时便于缓效产气及利用其中氮素等的肥效。 (四)使用时期 (1)育苗期:此期虽然植株小,吸收二氧化碳少,但据试验,如适当施用二氧化碳。可明显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增产显著;(2)定植缓苗后到坐果前:可迟用或不用,以免茎叶生长过快,抑制开花坐果;(3)坐果期:此时为主要使用期,能显著促进瓜果类蔬菜的生长,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并可提早上市;(4)结果后期:应停止使用,以降低农本。茎叶类蔬菜,采取相应的使用方法,增产幅度会更大。 为进一步简化使用方法,可将4天用量(包括碳铵)合并使用,不加水,、所含速效二氧化碳将在4天内逐步释放,而且主要在白天产气,第4天傍晚再将其拌人土中,,继续缓效产气。采用此法因产气较缓,应日出或揭苫后即行施用,其余要求同加水使用法。另外还需掌握4天的天气情况,以免阴雨天利用率降低而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