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植保知识 > 农作物

麦田主要虫害防治措施

小麦蚜虫    

1.症状:小麦拔节抽穗后,麦蚜危害多集中在茎叶和穗部,病部呈浅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甚至整株枯死。麦蚜在直接危害的同时,还间接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危害最大。  

2.防治方法:

    ⑴、农业防治。秋翻冬灌,铲埂除蛹,清除田边地头杂草,破坏蛹越冬场所;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选择抗病、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保护天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⑵、药剂防治。每亩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或用50%抗蚜威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  

小麦吸浆虫     

    1.症状:小麦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危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轻者减产20%-50%,重者减产达60%-90%,甚至颗粒无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该虫虫体小,危害隐蔽,不易发现,容易错过防治适期,所以农民朋友要密切关注植保部门发布的小麦吸浆虫预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机,进行科学防治,控制其危害。  

    2.防治方法:

    1、蛹期: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350毫升加水5公斤喷拌细沙土25公斤均匀撒施,撒施时可用细棍轻拨麦苗保证毒土落于地表,雨前撒施或撒后及时浇水效果更好。

    2、成虫期: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40ml或2.5%辉丰菊酯25―30ml加水50kg喷雾,间隔3―5天再喷药一次,连喷两次。由于小麦吸浆虫成虫惧怕强光、高温和大风,在早晨和傍晚活动最盛,建议打药时选择无风天气下午5点以后进行,效果较好。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