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作物之一,具有生育期短、易管理、抗干旱、耐瘠薄和适应性强的特点,绿豆根腐病是影响绿豆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防治技术如下:
症状:发病初期心叶变黄,若拔出根系观察,可见茎下部及主根上部分腐烂时,植株便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1、选种、拌种。选择抗病品种,使用种衣剂+新高脂膜进行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轮作种植。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有效清除前茬病残体。
3、及时中耕。深耕深翻、疏松土壤,并喷施新高脂膜,可保墒、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生长中期,根、茎、叶生长旺盛,大量花荚出现,并进入鼓粒灌浆期,中耕培土可提供大量所需养分,喷施菜果壮蒂灵,可增强花粉受精质量,循环坐果率强,促进果实发育,品质提高。
4、清沟排水。地势低洼,土壤水分大,地温低引起根系发育不良易造成根腐病。所以要做好雨后及时清沟排渍,提高地温。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针对性药剂,如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新高脂膜,提高药效,隔离病毒,抑制病虫害复生。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如用药剂灌溉效果更好。(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