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主要发生在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四川、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防治措施:
1、整地选种。深耕土地,施足基肥,灌好底墒。选用抗病良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适期播种,适当晚插,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
2、田间管理。①消除自生麦,以减少苗期菌源。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氮磷钾要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速效氮不宜过多、过迟,防止小麦贪青晚熟,加重受害。③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④孕穗期要喷施一次壮穗灵,可强化作物生理机能,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3、药剂防治。在缺少抗病品种或原有抗病品种抗锈性丧失,又无接班品种的麦区,需要进行药剂防治。对条锈病有效的杀菌剂有敌钠酸、敌锈钠、氟钡制剂、氨基碘酸钙、氟硅脲、代森锌等。用药同时喷施新高脂膜,可提高药效,降低残毒。(雨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