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又名疮痂病,在我国梨产区发生普遍,是梨树的一种主要病害。
1、症状:黑星病可为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芽鳞等部位。梨树受害后,病部形成明显的黑色霉斑,这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鳞片内,枝梢病部和落叶上越冬。第二年4月,多在新梢基部先发病并成为病源中心。4月下旬~5月上旬,叶片,幼果出现病斑,病菌借雨水传播,因而降雨是梨黑星病侵染危害的必要条件。5月中旬~6月份华北地区干燥少雨,多数年份发病很轻,6月底~8月中下旬,华北地区一般是雨季,为发病高峰期,秋季雨水多的年份,仍会持续发病。
不同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不同,一般以中国梨最感病。发病重的品种有鸭梨、京白梨、秋白梨、宝珠梨等。其次为砀山酥梨、莱阳茬梨,而以西洋梨系统的品种抗性最强,日本梨次之。
3、防治方法
(1)秋冬季清除落叶落果,并全面喷洒护树将军清园。 同时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对于修剪口要涂抹愈伤防腐膜封闭,消毒杀菌,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2)采取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发芽前全园喷布3~5度石硫合剂,以铲除树上的越冬病源。5月份以后,根据梨树病情和降雨情况及时喷药。一般第一次喷药在5月中旬(病梢初现期),第二次在6月中旬,第三次在6月末至7月上旬,第四次在8月上旬。可选用适度配比的波尔多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新高脂膜所形成的混合液进行防治,不仅可提高药效,还可减少农药残留,节省农药投入,且病菌不会产生抗药性。(中国植保网 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