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种植新方法
丹参,属于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陕西商洛地区和山东日照、临沂地区的质量为佳。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切片、段,生用或酒炒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等,对冠心病、心血管病常服疗效很好,对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具有良好效果。
丹参生长适应性较强,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进行发展种植,所以能激起农民的种植热情。掌握丹参种植的新方法,就能为农民增加客观的收入。
一、选优种、整好地
选用良种是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效益高、见效快的基础措施。丹参61-2-22四倍体新品系不仅田间农艺性好,生长势旺,而且根部药材的丹参酮含量也大大高于原植物和其他的四倍体株系,产量高的同时,化学成分含量也高,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丹参喜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怕干旱和积水;土壤要求不严格,中性土、微碱土、微酸士均可栽培。在种植时,应选择地势向阳的斜坡地,土壤要求深厚疏松,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等地块栽种。
二、中耕除草
丹参前期生长缓慢,为了避免丹参和杂草争夺养分的矛盾,一般要进行松土除草3次。第一次在苗高5cm时进行,第二次在6月份,第三次在8月份。在幼苗出土时,查看有无因板结或盖土厚而幼苗顶不出的情况,结合松土使苗易长出土面。
三、合理施肥
丹参是一种需肥量很大的植物,应该在不同时期及时追肥。
播种时施足基肥,为丹参茁壮成长积累能量,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如堆肥、圈肥、作物秸秆、绿肥等。另外,生长期也要根据丹参生长情况合理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一次以氮肥为主;以后可用腐熟粪肥,配合过磷酸钙、硝酸钾各15kg;最后1次在8月上旬,可以多施些,以促进根部生长,为来年丰收积攒力量。
四、花期管理
丹参花期需水量很大,此期缺水,就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为了保证养分能满足根部发育的生理需要,可以在丹参开花前、根部发育生长期喷“地果壮蒂灵”,使地下营养运输导管变粗,加大养分输送量。
五、做好排灌水工作
在天旱时要及时浇水,同时雨季做好排水工作。在旱灾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喷洒“新高脂膜”,能起到抗旱保湿、保墒的功效;遇到连阴雨天气,如果不及时排水,不仅影响丹参正常生长,还会导致腐烂病等病害的发生,因此田间排水工作也很重要。
六、病虫害防治
丹参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和地老虎。根腐病发病后使根部发黑腐烂,地上茎叶枯萎死亡,6~8月多雨高温季节易发生此病。防治上可及时排水,忌连作,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地老虎危害嫩苗,可用3%马拉硫磷粉剂1:10拌毒土,撒在行间进行毒杀。
丹参用途广、疗效高,全国需求量增长很快,有些年份供不应求,因此丹参的身价倍增。只有很好的掌握了丹参的种植技术,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这样才能让农民朋友真正受益。(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