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植保知识 > 果蔬种植

枣树病虫害防治(二)

 

枣树病虫害防治(二)

三、枣疯病

1疯病症状及其发病规律 

疯病又名丛枝病,是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表现为丛枝、黄化、花叶根畸形,花梗明显伸长,萼片和花瓣变为小叶,小枝叶丛生,冬后不落;病枝丛生、纤细、节间缩短叶小而黄萎,严重时焦黄以至脱落。病枝上果实着色,组织松散萎缩变小,果面凹凸不平,呈花脸状。 树发病后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枝首先发病进而扩展到全树。外围枝和当年生根蘖等营养生长旺盛部位病症明显。幼树从感病到死亡约1--3年,大树需4--6年。树势强健及选择抗病品种对抗病有利。
    2
疯病病原及主要传播方式是什么
   
病病的病原经研究认为是类菌质体的单一浸染,它的类原体为MLO,分布于韧皮部筛管和伴胞中,呈不规则球形,堆积成团或成串。疯病的传播方式主要借助于嫁接、修剪、扦插和断根等传 播。病原侵入地上部位后首运输到根部经过增殖后沿韧皮部运输到生长点部位即而发病。
    3
、怎么控制疯病的发展
   
1)对初期感染、病状轻的植株,剪除病枝,剪口应在病枝以下健枝部位,病枝集中烧毁。(2)病势严重的植株要及早刨除,清除根及根蘖苗,集中烧毁,减少菌原传播。(3)防治传毒昆虫,即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注意剪枝剪刀的消毒,以防交叉感染。(40选择抗病品种及无病毒砧木和穗条嫁接,注意病株、病苗的检查,发现后立即拔除烧毁,把病害控制在幼苗期。
   
四、缩果病的主要症状及发生规律 
    1缩果病是北方园的一种严重病害,河南等地发病最为严重。其主要症状可分为5全时期即晕环、水渍、着色、萎缩、脱落。缩果病的病原菌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鉴定为噬欧文氏菌,病菌侵入果组织后三天开始发病,外果皮出现淡黄色晕环,果皮呈水渍状,果肉土黄松软,外皮变马暗红色无光泽,病区失水萎缩,坏死,果实脱落。 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严重程度与该园的病虫害防治、当年雨水状况以及品种选育直接相关。园虫害严重尤以刺吸式口器害虫严重者发病较重,大面积治虫的区病害较轻。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日照偏少的年份发病严重,反之则发病较轻或不发病。

2、如何防治缩果病

1)防治虫害减少传播媒介;重点防治壁虱、叶蝉、蝽蟓等刺吸口器昆虫。

2)掌握发病规律,及时喷药防治;一般在果实着色期前后是发病盛期,故此果采收前15--20天是防治缩果病的关健时期。可喷杀菌剂如50%DT-MWp600---800倍液,土霉素210单位/毫升,立得1000--3000倍液。 

3)选择抗病品种,加强园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3苗茎腐病又叫苗烂根病。其症状是苗出土后,生长至3--10片叶时,茎及叶片呈现淡黄色,进而苍白,枯萎而死亡,但枯叶不落。挖土观察根茎部主茎皮层黑褐色腐烂,本质部及髓均已坏死,输导组织中断,苗木枯死,有的根系也已腐烂。 该病病原为菜豆科球壳孢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活,以菌核和菌丝在病苗残体中或土壤中越冬。春季温度适宜时开始侵染寄主。喜高温高湿环境,5月初开始发病,6月中旬为发病盛期,7月上初逐渐停止发病。

五、如何防治茎腐病

防治茎腐病的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有(1)加强苗抗病能力,选择强壮病木定植,提高土壤肥力。(2萌芽期对苗床喷布波尔多液11200浓度,消灭土壤中的菌体,或用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
    1
树干腐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树干腐病除为害外,还为害栗、梨、杨树等,多从主枝伤口感染,自上而下造成心材腐朽,进而形成树洞,造成体老衰、落果减产。发病初期不易被人发现,10--20年后树洞扩大,树液在生长季外渗,造成树纵向破腹形成树洞。 该病属真菌感染,有较长的隐发期,常由主枝交叉处或主枝风折后。断口积水病菌浸入而发病,病程长,一般对盛果期树产量影响不大。
    2
、如何防治干腐病
   
1)防治干腐病的方法是注意观察,发现伤口后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病菌侵入。(2)发现折断的树枝,立即采取措施,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加强肥水管理。(3)发现树洞后,注意刮治,并用1%甲醛消毒,然后用水泥等封索伤口。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