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优质抗病高产品种。可选择栽培抗病毒病、疫病的云椒2号(一般亩产干椒400公斤左右)或抗病、优质的云干椒3号(一般亩产干椒300公斤左右)、地方优质品种丘北辣椒、本地拉市辣椒、本地阿喜辣椒、又辣又香的四川朝天椒、贵州七星椒以及高产、晚熟的牛角椒、等品种。
2、精心培育健壮无病秧苗。①苗床地选择:选择3―5年未种过茄杆作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地质疏松肥沃的地块作苗床。②整地与施基肥:精细整地,高埂低墒,以120cm宽开沟理墒,其中,埂高10―15cm,埂宽20cm,净墒面宽100cm,播种前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5000kg,烧火土每亩1000kg,主要用来播种后盖种,辣椒专用肥30―40kg,使各种肥料与墒面上5―10cm的土层充分混匀后,整平墒面。③种子处理: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或者用0.5%的磷酸三钠,或300~400倍的高锰酸钾。或1%硫脲浸泡20~30分钟,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后,再用25~30度的温水浸泡8~12小时。④均匀播种:苗床做好后要灌足底水,再喷用绿亨一号3000倍进行消毒。然后撒薄薄一层细土,将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0.5~1厘米厚的细土覆盖,最后覆盖小棚薄膜保湿增温,确保种子发芽。⑤精细管理:播种后白天气温25~28度,地温20度左右。6~7天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后,要趁叶面没有水时向苗床撒细土0.5厘米厚。以弥缝保墒,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应,但又不能使土壤过湿。辣椒高度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炼苗要逐步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出苗后40―50天,使之达到壮苗标准。即:株高15cm,茎粗0.4cm以上,6―8片真叶,叶色浓绿,无病虫害,根系发育良好。定植前用病毒灵或植病灵等灌根带叶面喷洒,对预防病毒又较好作用。 3、选择大田种植地块。辣椒喜温、喜水、喜肥,既耐干又不耐湿,忌连作。要选择在近几年没有种植茄果蔬菜和黄瓜,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地块栽种。 4、施足基肥、精细整地。辣椒生长期长,根系弱,为使其不断开花结果,必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营养条件,定植前翻地10~15cm深。整地时以120cm开沟作墒,其中沟深15―20cm,沟宽30cm,净墒面有90cm,定植前亩施厩肥2000kg,辣椒专用肥30―40kg,盖上120宽的塑料薄膜待种。 5、适期定植,合理密植。定植时间通常在4月中旬、5月下旬。定植密度4000―4500株/亩,株行距30×40cm,每墒种两行,每穴种两苗,定值的深度以土壤盖至秧苗的子叶为限。边定植边浇透定根水,提高成活率,保证全苗。 6、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定植后,进行查苗补缺,视墒情、苗情及时浇水、追肥,提高产量。一般在定植15天后每亩追施磷肥10公斤、尿素5公斤,结合田间除草,促进早生快发。进入盛果期,每亩追施复合肥15公斤,尿素5公斤,结合田间除草,促苗攻果,防早衰。青枯病发病初期可用100~200PPM农用链霉素或春雷霉素一包兑水150市斤淋湿土壤,连续防治3次,灌根每10~15天一次,连续2~3次。疫病用25%早霜灵或58%早霜灵锰锌,浓度为500倍液灌根,每穴灌0.3~0.4斤效果最好。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洒多氧清1000倍液加杜邦福星3000倍液并加施新高脂膜,效果较佳。猝倒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一周用药一次,连用2―3次。立枯病用70%敌克松1000倍液喷雾,每隔一周用药一次,连用2―3次。地下害虫每亩用50%辛硫磷45mL兑水45kg喷雾防治。 7、适时采摘收获。辣椒花谢后,在果实变黄或红色成熟时进行采摘。注意尽量分多次采摘,连果柄一起摘下,留较多果实在植株上,可提高产量。来源:丽江市种子站 |